主页 > 余斗笔记 > 人物 >

原生家庭,不是你的宿命

时间:2023-03-17 阅读:0

“你是你姥姥给你小舅养的童养媳。”

“你爸妈早就离婚了,不要你了。”

这些刺耳的言语,每天都会回荡在我的脑海里,伴随了我整个童年。

“他们真的不要我了么?”

记忆里妈妈的模样早已模糊,她总说快回来了,可当我真正见到她时,我已足足等了五年。

都说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我想我是这样...

我从小一直叫“徐晶”,在农村上学也并不需要户籍。

原生家庭,不是你的宿命

妈妈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转入市小学,可这里需要转学证明。而恰恰是这一张纸,就足以击碎我那颗脆弱敏感的心。

因为往后我要跟随妈妈的姓,我开始叫“孙晶”。

学校是一个拦不住八卦蔓延的地方,同班同学开始一遍遍问我:“你怎么姓孙了?”“你爸妈离婚了吗?”“你去了新学校也要叫孙晶吗?”“那我以后该叫你孙晶还是徐晶?”......

这些问题对于年幼的我真的难以招架,他们的话就像试图剥开我无时无刻不紧紧保护的逆鳞。好在我很快就要离开这个让我窒息的地方。

02

当来到新学校,我下意识给自己设立了一道心理防线,我不想接触任何人,更不愿接受别人的好意。

意外的是,我遇到了一位乐天派同桌,她每次看向我时,都会冲我笑,下课她总会问我要不要一起去厕所,放学她会找我一起回家,似乎她在向我靠近。

一开始我抗拒她的热情,觉得这一切都不真实,出乎我的意料。

可她的热情总是一如既往,她会拉着我和其他同学玩,有时看到我局促的样子,还会安慰我:“我爸总打我,我都不想让他回来......”

谈笑间,我突然被她身上,某种说不出口的气质莫名吸引和钦佩。原来有些事,有些人会看得很轻很轻,而我却把它当作一个偌大的包袱一样甩也甩不开。

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竟有着截然不同的对待方式,就像面对半杯水,有些人会庆幸,有些人却开始担忧。

一个看似不平静的人生,其实皆源于一颗不平静的心。

于是我开始告诫自己:放下执念,善待自己,让自己的心努力回归安宁。

我开始卸下心防,也尝试主动与她靠近,我逐渐从过往的悲伤中走了出来,而这一切都是她给我的勇气和助力。

后来升初二时,我又被迫转入一所私立学校,在这里经历了我人生中第一次住校。似乎是我单亲,且家境不好的缘故,连同老师都不待见我这个转校生。

我的惶恐不安再次袭来。

03

在一个自觉“不安全”的环境里,我的学习成绩不出意外的开始下滑,甚至连我引以为傲的语文一度也在40分左右徘徊。

因为这件事,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对我做了批评,还被请了家长。

妈妈和老师沟通后,语重心长地问我是怎么想的,而我坦言自己不想上学了,因为我抗拒这令人不安的环境。

但她只觉得我是在赌气,接着把我送回了学校,而我这颗强扭的瓜早已无心学习,逐渐开始和坏学生们为伍。

上网,抽烟,喝酒,甚至是打架,我似乎从这些坏事中找到了“快感”。就像是从叛逆中真正感受到了自我的存在。

就这样我浑浑噩噩一年,临近毕业,竟有人向我表白,这是我从未想到的事。

他白白净净,个子不高,有一丢丢的帅,成绩还不错。可他的出现,只不过再次印证了这个独特的我,我认为自己不够好,也不配拥有爱情,更何况我现在还是“坏学生”,我拒绝了。

毕业后,我们再也没有了交集。

《人性的弱点》中有这样一段话“天下最悲哀的人莫过于本身没有足以炫耀的优点,却又将其可怜的自卑感,以令人生厌的自大、自夸来掩饰。”

我不敢透过阳光来窥探我性格的底色,我学会了伪装和裹挟,而变坏就是我用来掩饰自己自卑最好的途径。

所以当找不到自卑的出口时,总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抹不忍回顾的经历。

04

初中毕业后,妈妈找了无数的关系,才将我送进了一所外地的中专学校。

在这里我远离了那些“坏生活”,1000多公里的距离也稀释了与同学的联络。

就这样,我像是被“与世隔绝”,一切都是陌生的,但同时也给了我审视内心的机会。

当跳出时光看待过往叛逆的经历,只觉那是对自己不负责的恣意,我有种强烈的欲望,就是做回真正的自己。

我们寝室有6个人,开学初期,在陌生的关系里,我依旧显得拘谨。

不过,她们都是本地人,我这个唯一的外地人得到了她们格外的照顾。

平日里,她们总是无拘无束、大大咧咧、谈笑自若,我虽有不自在,但也会偶尔插句话。

她们还会拿家乡话逗乐我,我向她们学习了本地方言,其实都是些搞笑的词,就这样我反而成了宿舍的开心果,这个环境让我渐渐感到了踏实。

因为总是同出同进,我们变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线,我不再畏惧别人的眼光,反而变得很享受。

再次回到老家时已是两年后,我的蜕变让家人们感到意外,他们觉得我变得自信、温和,变得开心了。

大概也是我由内而外的自信,顺利通过了工作面试,获得了实习生的名额,在工作中也时常虚心求教,一年转眼即逝,上司很赏识我,我顺利转正。

原生家庭的影响伴随了我整个学生时代。我不敢说现在完全摆脱了它的影响。但可以自信的说,我迎来了华丽蜕变。不惧怕外界的眼光,真实的做自己,我觉得这样的生活真的很酷。

没有打垮我们的经历,都值得被感谢。

哪怕原生家庭很糟,但我们依然可以改变自己,改变那些固执的想法和认知,然后试着放下自己的防备心理,我们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依然与我们环环相扣。


余斗余斗
  •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发表在人物分类下,2023-03-17最后更新,转载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