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源下载 > 影音资源 >

2023年什么时候开始考教资笔试都考什么科目,2023教资逢考必过押题宝典

时间:2023-02-06 阅读:0

  对于教师来说,自古以来我们对他们都是赞颂,有不少古诗文章都是赞美老师的。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赞颂老师的无私。还有把老师形容成园丁的,学生就是一个个待滋润的树苗了,总之老师就是一个得到很多尊重的职业了,因此很多人会去相当老师了,不过当老师肯定需要一个资格证的,所以下面就给大家说说教师资格证2023年考试的时间吧。

2023年什么时候开始考教资笔试都考什么科目,2023教资逢考必过押题宝典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是3月11日。

  全国教资笔试安排在1天内考完,如果你是考幼儿和小学,下午3点就可以考完,如果你是考中学,则下午6点考完。上午9:00-11:00考综合素质,下午13:00-15:00考科目二,下午16:00-18:00考科目三。

  都考了一些什么科目

  科目一《综合素质》;科目二《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或《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或《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学)。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等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整理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和考试内容。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时间是3月11日,笔试的题型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为四选一的选择题,主观题题型包括:简答、论述、解答、材料(案例)分析、课例点评、诊断、辨析、教学设计、活动设计、写作等。

  2023年教资笔试每日一练

  1.王老师经常让同学们互相批改作文,大家都非常认真,不仅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而且从语言表达、篇章结构、思想主题等方面进行评价,王老师则及时给予点评。王老师的做法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 )。

  A.发挥了学生的调控性

  B.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性

  C.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

  D.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

  2.针对“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蒋老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

  A.诲人不倦

  B.教学相长

  C.循循善诱

  D.因材施教

  3.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科目二(4-10)

  4.李老师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摸底测试,从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此方法属于( )。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学业成就评价

  5.学习游泳之前,小兰通过阅读书籍记住了一些与游泳相关的知识。小兰对游泳知识的记忆是(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6.下列教师课堂行为中,体现教师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是( )。

  A.对教学重点在语音、语调上予以强调

  B.发现个别学生上课走神时,立即点名批评

  C.讲课前公布学生成绩

  D.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

  7.小刚利用改变物体接触面大小或光滑程度的方法,来增强或减弱滑板的摩擦力。这主要说明小刚能够运用( )。

  A.元认知知识

  B.描绘性知识

  C.情境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8.英语老师先教学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单词,再教羊肉、猪肉、牛肉、胡萝卜、辣椒、西红柿、芒果、木瓜、香蕉的英文单词,并要求学生把后者纳入前者的类别中。这种知识学习属于(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并列学习

  9.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 )

  A.消退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10.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答题)

  每日一练答案

  科目一(1-3)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承认学生独立性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条件。题干中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批改作业,并让学生自己从言语表达、篇章结构、思想主题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进而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及时点评,极大地调动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的独立自主,即独立性。故本题选C。

  A选项,调控性,指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题干中学生并未对自身学习进行调控。故排除。

  B选项,选择性,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在多种目标、多种活动中进行抉择的特点。题干中学生并没有面对多种情况以供选择。故排除。

  D选项,差异性,重在强调学生是就有不同潜能和发展方向的个体,为此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题干中并无明显体现。故排除。

  综上,ABD三项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中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均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题干中蒋老师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D项说法正确。

  A项,诲人不倦是指教育学生不能厌烦,要有耐心。

  B项,教学相长是指师生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C项,循循善诱指教师要一步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批评指责学生。

  综上,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题干中“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体现了陈老师重视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学习上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体现了陈老师重视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所以不恰当的说法应为D项。

  A选项中“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题干中“学习上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体现了陈老师了解学生所处阶段的特征,体现了阶段性。

  B选项中“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发展速度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的状态。题干中“学习上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体现了陈老师能看到学生发展速度的不均匀的特征,体现了不平衡性。

  C选项中“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程度和速度的不同。题干中“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体现了陈老师能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别和不同,体现了个别差异性。

  D选项中“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题干中没有体现。

  A、B、C三个选项在文中均有体现,故此题选D。

  科目二(4-10)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种类。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A选项,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B选项,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形式。

  C选项,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D选项,学业成就评价是对学生的进展和变化及其结果进行的评价。

  题干中,李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设置测试,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准备情况,属于诊断性评价,故本题选择C。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记忆的分类。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方式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在学习游泳之前,小兰通过阅读书籍记住了一些与游泳相关的知识,这种记忆是陈述性记忆。

  B项,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或者如何掌握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C项,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一般保持0.25~4秒。

  D项,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一个过渡阶段。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A。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应该注意教室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其次,教师应注意教室内的环境,例如,地面要干净,桌椅排列要整齐,教室的布置和装饰应当简洁朴素而富有教育意义等。最后,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②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首先,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音量适中,语音、语调抑扬顿挫,遇到重点、难点还要加强语气,伴以适当的手势和表情。其次,板书应该做到运用有度、重点突出、清晰醒目,必要时还要用彩色粉笔、图和表格加以强调。③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A项的做法能够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

  B、C、D三项的做法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离开教学内容而关注其他因素。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此题选A。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识的分类的理解和识记情况。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题干中小刚采用一定的方法改变滑板摩擦力的大小,说明他能够运用程序性知识解决问题。

  A项,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

  B项,描绘性知识不属于知识的分类。

  C项,情境性知识指主体在受到周围社会环境影响后,所产生的对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D。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学习的分类。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可将知识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当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抽象、概括和包摄性高于新知识,新旧知识建立下位联系时的知识学习。先学习蔬菜、水果、肉(概括程度高)的英文单词,再学习胡萝卜、芒果、羊肉(概括程度低)等单词,并要求学生把后者纳入前者的类别中,是将概括程度低的概念归属于概括程度更高的概念中,属于下位学习。

  B项,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C项和D项,并列组合学习(又称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当新概念或新命题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的知识学习。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此题选A。

  9.【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应用。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题干中老师和同学对小伟扮鬼脸的行为不予理睬是不给予他任何强化物,体现了消退原理。因此本题选A。

  B选项,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C选项,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D选项,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B、C、D三项与题干中的现象不符,因此本题选A。

  10.【参考答案】

  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记忆材料的重要性。

  (4)识记方法。

  (5)时间因素。

  (6)识记者的态度。

  (7)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大家要是想要考2023年的教资笔试的话,改要准备的一定要开始准备了,不然也是比较难通过的,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一下本文。

百度网盘下载

特权下载

资源目录

资源下载

本站资源分享说明:

1、解压密码:yudouyudou

2、只有部分Html5模板会提供多页面下载,未加说明都是只有一个首页index.html模板。

3、如果您发现模板或工具有错,或者您有其他更好的意见、建议请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

4、如果网站分享资源涉及侵权等问题,可给余斗发邮件联系,邮箱yudouyudou@foxmail.com!

* 受百度影响,部分网盘资源可能失效,如果您发现资源失效了,请及时留言或联系余斗 *

* 下载本站模板以及软件仅供学习研究之用,若发现任何组织机构及个人有用于商业目的者,必追究其法律责任 *

余斗余斗
  •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发表在影音资源分类下,2023-02-06最后更新,转载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